BDP超管 发表于 2021-7-5 14:28:35

RFM模型-用户分类分析

1、概述
1.1 RFM概念

在众多的客户关系管理(CRM)的分析模式中,RFM模型是被广泛提到的。

RFM模型是衡量客户价值和客户创利能力的重要工具和手段。该模型通过一个客户的近期购买行为、购买的总体频率以及花了多少钱三项指标来描述该客户的价值状况。

R(Recency):客户最近一次交易时间的间隔。R值越大,表示客户交易发生的日期越久,反之则表示客户交易发生的日期越近。F(Frequency):客户在最近一段时间内交易的次数。F值越大,表示客户交易越频繁,反之则表示客户交易不够活跃。M(Monetary):客户在最近一段时间内交易的金额。M值越大,表示客户价值越高,反之则表示客户价值越低。根据三个值的大小,与平均值做对比,进行高低判断,根据三个值的高低对用户进行分类   
1.2 RFM实现效果
通过RFM模型,对用户数据进行分析,有助于判断客户价值,对不同价值用户进行对应的营销策略。RFM模型分析可视化效果:


使用BDP制作RFM模型比Excel更加方便,而且制作的图表也更加直观,便捷。制作好仪表盘,新的数据只需一键替换/追加即可,对应的仪表盘也会实时更新数据,大大减轻重复劳动。通过饼图关注不同类型用户占比情况,以散点图形式,展现不同类型用户分布情况
2、制作示例如何利用 BDP 制作RFM模型

2.1 首先制作R模型:用户最近一次消费。
在BDP工作表界面,点击右上角的“创建合表”--“数据聚合”:


(注:订单时间务必为日期格式,付款金额为数值)
在执行函数操作时,BDP非常人性化的加上了函数说明和示例,使用MAX_DATE这个函数就可以将最近消费的时间统计出来了。在左侧字段上方点击“加号”--“添加计算字段”--搜索“MAX_DATE”:


“最后一次消费距今的时间”可以通过“DAY_DIFF”函数来完成计算。选择函数“DAY_DIFF”即可:

现在基本R模型雏形已经完成了,用户id(计数)即为付费次数,接下来就是做VLOOKUP的分类了,在添加分组字段中就可以简单的处理。在左侧字段上方点击“加号”--“添加分组字段”--“选择分组字段名”:

2.2 制作F、M模型:消费频率与消费金额
在实际的业务场景中,通常会存在一单多件的情况,在分组字段中也没有办法直接计数,再建立一个数据聚合表便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问题!操作过程:再新建一个数据聚合表,将刚才做好的R值拉入维度然后保存。




在新生成的聚合表里就会发现订单ID已经变成了计数,再按照之前的分组方法重新分组就可以了~


处理好的数据如下图,最后便可以开始制作仪表盘啦~


2.3 制作图表2.3.1创建图表-气泡图
维度:用户id数值x :最近一次消费时间间隔(求和) 数值y:付费次数(求和)
尺寸:付费金额
增加辅助线:x/y轴平均值计算

2.3.2 制作饼图维度:付费次数分组字段数值:付费次数(计数)


还可以根据数据制作多种分析图表
在BDP中,做好仪表盘之后,当工作表原数据进行更新时,对应的仪表盘也会随之进行更新







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RFM模型-用户分类分析